宁夏灌区光温资源丰富,灌溉便捷,土地平坦,具有得天独厚的复种条件。提高复种指数、增强土地生产力、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。
从2015年开始,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引进早熟玉米品种利合16,经过2年的试验研究,结果表明:小麦收获后,于7月5日前复种,籽粒产量可达591.7-683.8kg/亩,小麦产量500kg/亩左右,总产可达1000kg以上,经济效益显著。
如果同时采取前茬作物免耕直播技术,与翻耕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,可达到省工、节本、增效的目的。为了探索麦后复种玉米的关键技术指标及制约因子,2016年在科丰种业公司吴忠示范园区设置的麦后复种玉米试验,取得了第一手试验资料,为麦后复种玉米提供关键技术措施和科学依据。
1.材料与方法
1.1试验地条件
试验于2015—2016年连续两年在科丰种业公司吴忠示范园区布设,土壤为灌淤土,土层深厚,地势平坦,灌溉便捷,土地肥沃,肥力偏上。试验田前作物小麦。
1.2供试材料
利合16玉米杂交种。
1.3试验设计
试验设三个处理,面积36亩,每个处理12亩,不设重复。
处理1:冬小麦收获后旋耕整地,机械起垄覆膜种植,膜宽80cm,行距50cm,株距23cm,密度5800株。
处理2:冬小麦收获后旋耕整地,行距50cm,株距23cm,密度5800株。
按常规种植。
处理3:冬小麦收获后不翻耕整地,采用免耕直播技术,行距50cm,株距23cm,密度5800株。
试验于7月5日用玉米点播机统一点播,每穴点播1-2粒种子,播深5cm。试验地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。
1.4观测项目
抽雄后测定株高、穗位高、大喇叭口期测量单株叶面积、成熟后测定鲜重、干重、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;田间调查倒伏率、空杆率;进行室内考种,测量穗部性状及百粒重、出籽率。
2.结果与分析
2.1 不同处理条件下对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的影响
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结果表明,不同处理条件下对主要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有明显影响。三个不同处理间形成明显的梯度,田间调查结果表明,处理1出苗整齐,出苗较快;处理2次之,处理3出苗较晚,整齐度较差。株高、穗位高、穗长、穗粗、倒伏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及抗逆性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小;百粒重、秃尖长、出籽率、单穗粒重等不同处理间变化较大(见表1)。
表1 不同处理对主要农艺性状及抗逆性影响
处理 |
密度 (株/亩) |
株高 (cm) |
穗位 (cm) |
穗长 (cm) |
秃尖 (cm) |
单株粒重 (g) |
出籽率(%) |
倒伏率(%) |
空杆率(%) |
处理1 |
6035 |
236 |
98 |
19.2 |
0.0 |
130.4 |
90.1 |
0.0 |
0.0 |
处理2 |
5926 |
237 |
96 |
18.4 |
0.0 |
127.7 |
88.2 |
0.0 |
0.0 |
处理3 |
5894 |
233 |
96 |
17.9 |
0.2 |
124.5 |
87.0 |
0.0 |
0.0 |
2.2 不同处理条件下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
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决定着产量水平,从不同处理来看,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低有明显变化,处理1明显高于处理2和处理3;处理2和处理3之间单株
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(表2)。
表2 不同处理条件下产量变化和干物质积累量
处理 |
密 度 |
产量(kg/亩) |
单株干重 |
||
(株/亩) |
籽 粒 |
秸 秆(干重) |
可消化总养分 |
(g/株) |
|
处理1 |
6035 |
683.8 |
713.34 |
825.83 |
279.29 |
处理2 |
5926 |
625.6 |
660.66 |
800.08 |
258.06 |
处理3 |
5894 |
591.7 |
646.67 |
795.15 |
251.67 |
2.3不同处理条件下对秸秆产量的影响
秸秆产量指生物学产量中除去籽粒产量的部分,对发展草畜产业来说,秸秆产量的高低也是玉米种植户十分关注的问题,从效益总量全衡,秸秆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该品种的推广利用。从田间观测利合16株高适中,株型紧凑,根系发达,抗倒伏,适宜密植,秸秆产量相对较高,但必须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密度区间。如果复种时间在7月5日以后,就应以青贮饲草为种植目标,追逐产草量,可加大种植密度,种植密度可达6000株/亩左右;如果复种时间在7月10日以前,就应以籽粒产量为种植目标,可降低种植密度,种植密度控制在5500株/亩以内。
2.4不同处理条件下对经济效益的影响
经济效益用产值表示,包括籽粒和秸秆两部分,按近年市场价格计算,玉米籽粒每公斤1.5元,秸秆每公斤0.12元,计算得出不同处理条件下的产值(表3)。
表3 不同处理条件下总产值对比
处理 |
密 度 |
籽粒产量 |
籽粒效益 |
秸秆产量 |
秸秆效益 |
总效益 |
(株/亩) |
(kg/亩) |
(元) |
(kg/亩) |
(元) |
(元) |
|
处理1 |
6035 |
683.8 |
1025.7 |
713.3 |
85.6 |
1111.3 |
处理2 |
5926 |
625.6 |
938.4 |
660.6 |
79.3 |
1017.7 |
处理3 |
5894 |
591.7 |
887.6 |
646.6 |
77.6 |
965.2
|
从经济效益来看,处理1整地旋耕每亩机耕费40元,覆膜30元,地膜70元,每亩增加投入140元;处理2整地旋耕每亩机耕费40元,每亩增加投入40元;处理3节约生产成本40-140元。从处理1和处理2产值中减去增加的投入后进行效益比较,才能获得较合理的效益结果(表4)。
表4 不同处理条件下经济效益比较
处理 |
总产值(元) |
-投入(元) |
净产值(元/亩) |
处理1 |
1111.3 |
140.0 |
971.3 |
处理2 |
1017.7 |
40.0 |
977.7 |
处理3 |
965.2 |
0.0 |
965.2 |
从表4可看出,三个处理间效益几乎没有差别;但从复种玉米籽粒成熟考量,应以处理1较好,虽然产值没有明显优势,但能确保复种更好成熟,在产值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,应选择处理1复种较为稳妥。
3.结论与讨论
利合16是极早熟玉米品种,从生物学产量上看,该品种果穗适中,苗期生长旺盛,发育快,抗逆性强,后期籽粒灌浆快,成熟度好,是宁夏灌区麦后复种的一个首选品种。7月5日前复种,到10月10日前成熟,籽粒产量500kg以上;7月15号以前种植,可作为青贮玉米收获,籽粒达到乳熟期,鲜重可达2.5-3.0吨,是很好的青贮玉米品种。
复种利合16正常成熟所需积温2000-2100℃,宁夏灌区7月初到10月上旬,积温预计2000-2100℃,可以满足利合16正常成熟,如果采用地膜覆盖种植,能够确保复种成功。
麦后复种必须突出两个“早”字,即小麦早收,玉米早播,越早越好;必须选择利合16及同类早熟品种,才能够保证正常成熟。为保障墒情,麦收前淌麦黄水。
本试验是对利合16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的,但麦后复种的适宜区域、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等试验,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。